▷2017年下半年展望◁>>>>1)组件环节国内市场:新兴需求有望接棒集中式电站。
GTM此前预测,2017年该行业增长将持平或有限。由此,GTM降低了对纽约、马里兰和马萨诸塞州的住宅光伏市场预期。
Baca还对住宅太阳能行业上个季度的业绩持正面看法。我们不能指望这个行业每年能增长20%到50%。部分原因是Vivint正在重新给员工做培训,如何用贷款的模式推广市场,而不仅仅是租赁模式。而如果没有关税,美国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增长近两倍。这导致了大型地面电站安装量翻了一番以上。
由于这两家公司占据市场规模较大,所以其较低的增长率对整个户用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去年夏天,SolarCity重新推出了贷款产品,此前该公司最初的贷款产品并未获得市场的认可。第一,光伏一定是未来最具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
第一,中国企业境外光伏电站投融资需求时期即将到来。户用光伏必然带来能源供给的碎片化、民主化,不同融资人的需求是不同的,融资服务方案应当是个性化的。第三,光伏资产并购融资大规模需求时期即将到来。当前的光伏,是一个政策力度决定市场需求强度的产业。
甚至到了2015年,一些银行还把光伏列入压缩类行业,许多金融机构谈及光伏产业,对双反、三头在外、产能过剩无所不知,对平价上网到来之前,光伏是一个政策扶持的非完全市场化产业却缺少认知。十三五规划也是再度补充说明,从105GW达到约为210GW。
此时,光伏企业与金融机构,钱从哪儿来?与钱如何去?问题共存,机会冲动与认知障碍矛盾共存。过去,光伏投融资需求不断挑战传统金融认知。中国光伏加工和电站建设规模全球第一,但是全球光伏电站建设竞标却鲜见中国光伏企业,金融服务落后是原因之一。因为决定未来各种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的,是两个关键点:能量的来源必须是无限的;人类获取这一能量的手段必须是无限的。
早期大型能源项目的建设,是国家信用支持了庞大的融资需求。金融服务的落后源于对光伏产业认知的落后。金融对当前光伏产业应有的五个认知金融对光伏产业的宏观认知应当是:当前,中国光伏产业从量到质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光伏产业不仅仅是能源产业。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金融是服务光伏产业的,落后的认知只能是落后的服务。
第二阶段,是对光伏融资风险控制手段认知的落后。对于110GW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按照每瓦建设成本6元计,资金总需求是7000亿元。
而这些创新的持续、规模发展,又一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参考资料:《信达证券:光伏行业跟踪报告:多晶硅价格上涨助推公司业绩,关注龙头企业》《2015年最新银行授信政策光伏行业被列入压缩类行业》《制定光伏十三五需要算算的帐》《光伏行业并购正酣》《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熊猫绿能与中国华融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未来5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以每年100GW速度增长》《光伏、风电、水电发电装机容量全球居首我国清洁能源持续扩容》《科学家开发出太阳能电池用新型聚合物材料》。
从《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分析,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超过风电建设规模应当不是问题;从大多数国际咨询机构对未来可再生能源的排序看,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也多是排在最前面的。反映在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上,十二五规划是几经修改,从最早的3GW经过4次变化达到35GW。5,五个光伏融资需求前瞻性的认知。第二,光伏是国家予以特殊重视的可再生能源。金融认知始终落后于光伏产业发展过去六年,金融与光伏的关系分为两大阶段:2011-2013年是金融机构对光伏产业唯恐避之而不及的三年。只有认知准确了,金融服务光伏的繁荣期才会到来。
过去6年,金融服务落后于光伏产业的发展是不争的实事。各种研究结果共同指向2020年是我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大致时点,当光伏有了完全市场化的竞争力时,一个难以想象的市场需求空间将被打开。
2,两个融资需求量的认知。这一现象不改观,金融服务落后于光伏产业发展局面难改观。
8月27日,熊猫能源与中国华融确定了战略合作关系,核心内容就是围绕熊猫电站的全球布局开展金融合作。当前,光伏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的重要机遇期来了,根据《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估算,到2020年光伏电站安装量应是210GW之上,既是比原定的十三五规划增长了一倍的市场空间,又是充分说明国家非同一般的重视。
面对光伏电站建设巨大的投融资需求,信用融资之路不通,资产抵押控制风险之路也不通。2014-2016年是部分金融机构希望进入光伏产业却不知如何进入的三年。一个是硬约束指标:中国对巴黎气候大会的承诺是,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3,两个光伏融资风险控制问题的认知。
第一,户用光伏融资需要个性化服务。4,两个户用光伏融资服务特征的认知。
这一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先是金融开始希望进入光伏产业,后是不知如何持续、规模化的进入。中国的银行是属地管理原则,光伏电站投资企业是市场导向,没有区域限制,跨行政区域服务对银行是挑战也是机会。
2017年曾经认为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可是到7月底就已超过去年34GW这个数字。光伏产业的发展超乎想象,带来光伏融资的各种需求超乎想象。
第一阶段,对光伏是过剩产业缺少正确认知。在户用光伏的2C、电力改革、互联网+智慧能源、大数据等背景下,在新的能源生态出发点和能源消费大数据入口的应用场景中,户用光伏融资服务需求具有两个特征。金融对光伏产业当前的认知应当是:1,两个战略地位的认知。未来,如何认知光伏、服务光伏必将推动中国金融改革。
太阳能量的供给是相对无限的,目前人类每年能量需求约为20太瓦,而太阳每年辐射到地球的能量约为105太瓦;人类获取太阳能的主要手段是光伏,生产光伏产品的原料硅在地球的容量是25.6%尽管上半年的光伏新增装机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避免7月1日开始的电价下调而进行的抢装,但与16年上半年不同的是,24GW的新增量中有超过7GW是分布式光伏装机(16年同期只有2GW)。
下半年已过去两月,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Trend搜集整理了今年8月全国各省并网的光伏项目,以供参详。)下图为各省并网光伏项目装机量总和对比图。
。(若有缺漏,欢迎联系指正